藥師批食藥署不能只有下架,應「這樣做」避免擴大

資深藥師沈采穎接受《信傳媒》電訪時則強調,「台灣的保健食品規範需要與時俱進,紅趜事件食藥署不應該只有下架了事。」

沈采穎表示,要特別小心的是紅麴發酵中的次級代謝產出物橘黴素,「雖然橘黴素有抑制食物腐敗菌生長的功能,但本身具有毒性,當紅麴發酵不當時,有可能會產出含有橘黴素的紅麴,如果食用過量,會造成肝臟、腎臟等的損害。所以食用紅麴米時,橘黴素濃度應低於5ppm,而食用紅麴製食品(含紅麴膠囊保健食品),橘黴素濃度應低於2ppm。」

沈采穎強調,現在市面上所有保健食品應比照藥品的部分規範去處理,「現在保健食品的銷售跟注重健康的國人越來越多,不只藥品規範要與時俱進,連保健食品也要。目前既然出現紅麴保健品事件,當然要積極去了解日本所謂的不明成分是什麼,我認為是橘黴素的機率比較大,但在不了解的情況下,首先要做的是先針對紅麴的橘黴素規範,包含食品中也有紅麴,保健食品的規格真的要比較嚴。」

沈采穎也認為食藥署的動作太慢,「當然該下架的要下架,但已經知道有用到小林的原料,應該要盡快同時有啟動機制,而非只是下架,是否應該請市面上的紅麴產品一個月內提出報告?橘黴素理論上不能超過2ppm,如果驗出來是否就要下架?不能等到有人洗腎、出事才來檢討。」

她強調,前陣子的蘇丹紅添加物屬於調味料,民眾不見得每天都會吃,但保健食品是天天吃,且民眾是為了健康結果吃出問題,食藥署應該要立刻啟動處理,「希望中央重視後續處理問題,下架只是負責任的態度,但專業科學的態度必須認真看待這個事件,並積極處理改進避免擴大。」